英语学霸网 优选频道 线上教学应如何进行课程考核?

线上教学应如何进行课程考核?

线上教学应如何进行课程考核?

2020年春季学期,老师陆续开展线上教学,现在开课已到一半,高校陆续发布了返校通知,我们也将在五月份迎来高校的线下“复学”。我们在组织在线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线上课堂的测评?如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如何对课程进行考核?

1

线上教学的评价类型

在线上教学中如何定义课程考核?“课程考核”是在教学过程中及结束前,针对课程所设定的目标而进行的各项测试,包括但不仅限于过程性测试、形成性测试及总结性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学习者是否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

线上课程

2

如何设置课程考核

线上课程考核也是以课程目标为导向,测评学生是否达到了课程所设定的知识、能力及素质目标。我们在组织线上教学评价的时候也可以按照传统线下课堂的考核设计进行评价分类:知识点测试、过程性测试、形成性测试、总结性测试。

知识点测试与课堂测验类似,我们在设置线上测试的时候也可以参考“随机出题、弹幕、Quiz in ”等形式,目的在于快速测试学生的知识点学习情况,活动反馈。

过程性测试类似我们的周作业,周作业可以设置较难的客观题和部分主观题,我们在设置这些题目的时候应考虑学生在线的提交方式及评价,我们建议老师在设置主观题的时候可以采用线上互评的方式,而提交主观题的模式可以采用“多媒体作业、说作业”等形式。

形成性测试类似我们的中期测试(模块考试、月考等),针对某一个完整的模块给出测试方案,由学生在线完成,我们建议这样的形成性测试可以多次举行,每次的间隔时间在一个月左右,同时线上的测试时间可以控制在半小时内完成,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总结性考试类似我们的期末考试,目前来看学生返校后可以进行线下的总结性考试,老师也可以对比以往的期末考试看看线上教学是否能够做到“实质等效”?

线上课程

线上互评的设置

3

线上教学的评价组织

老师们在线教学已有很多妙招促进学生在线互动,线上考核的组织也会有很多妙招,如:让考场有仪式感,让家长监考,让学生开摄像头全程监考,让学生签订“ Code(荣誉准则)” 。我们该如何正确理解线上考试的组织?

开卷还是闭卷

线上考试可以是“同步”的,学生在线同一个时间开始,同一个时间结束,按照传统考试的方式组织。这种组织方式需要系统的保障(同时考试的数据并发比较多,容易出现宕机),同时如何确保学生不作弊?还是可以直接按开卷的方式处理,学生可以在线查阅资料,也可以在线进行咨询?

开放考试

线上课程_台达232篇程下载线制作_程世才的儿子程力

线上考试可以将题目设置为一个开放题,可以由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完成,但是学生必须自己参与答题,最后可以让学生提交一份“多媒体答卷”线上课程,试卷中会有很多视频、音频、案例等。开放考试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发挥,我们选择相信学生。

每人一题或每组一题

部分课程可以考试更多的题目线上课程,避免学生考试的过程中交流,丰富线上考试的题目。

线上课程

线上教学的各类型成绩

我们在看传统课程的考试成绩比例中期末考试的权重比较高,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在期末考试前“突击”,可能一个晚上的通宵就能及格。这种方法会导致部分学生在平时的教学中不够投入,所以我们应该降低期末测试的比例。

对于线上教学,我们主要从:在线学习(自主学习)、在线课堂(互动课堂)、在线测试(过程性测试、形成性测试、总结性测试等)几项。

1、在线学习:看视频、作业、练习、互动

2、在线翻转:作业反馈、在线参与、汇报成绩

3、考试成绩:在线测试、项目成绩、线下考试等

各项的比例如何呢?我们可以看一个例子:清华大学的《电动力学》

1、过程性测试:

每周例行工作(按15周计算):每周,预习报告1%,看慕课视频0.5%,上课考勤0.5%,投票(每周问题投票+同学讲课主持讨论投票) 0.1%; 总共31.5%

2、形成性测试:

阶段性工作(按三阶段计算):每阶段,参与讨论3%,参与评价工作1%,考试(三道题每题5%)15%; 总共57%

3、其他工作:

平时作业10%; 讨论记录和总结1.5%

合计100%

线上课程

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一把尺子去测量学生的学习效果,我们也希望在这里得到老师的方案,欢迎老师在留言区给出您的设置方式。

我们将在下周一(2020年4月20日晚上7:00-9:00)与各位老师一起讨论如何进行线上教学的课程考核?分享的目录是:

线上课程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英语学霸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 admin

发表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16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