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班里的“励志爷爷”
本报记者 吴艳 本报通讯员 贾世峰 摄影报道
清晨5点,58岁的刘福全起床后,戴上花镜,拿出英语课本,开始大声朗读。
一段不长的课文,刘福全重复读了10多遍,直至能脱口而出才作罢。
当天有英语课,他作为“领读”要带领20多名初中生读课文。他要求自己不光要读熟练,还要背过。
他不是英语老师,而是课堂上“最老最认真的学生”,他在辅导班学英语,至今已经有5年时间了。孩子们都说他是一名“励志爷爷”。
刘福全坐在孩子们中间听课
三次报名
刘福全家住渤海新区南大港产业园区,自己经营着一家饭店。
多年来,他一直梦想着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并一直为此努力着。
为什么到了这把年纪还要学英语?刘福全说,这是为了圆自己的一个梦。
刘福全上高中时,学校开设了英语课。他很喜欢英语,英语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
他对英语十分着迷。他梦想着考上大学,报考英语专业,用流利的英语和外国人交流。
“遗憾的是,我只学了一年,还没学过瘾就毕业了。”刘福全说起这件事,不无惋惜,“那时刚刚恢复高考,我差几分就能上大学了,本想再复习一年,但父母拿不出150元的补习费,我只好放弃了。”
“这成了我心中永久的遗憾。这些年,我一直放不下英语。现在,家里的日子好过了,我就想着重拾年轻时的梦想。”刘福全说。
在家自学了一段时间后,刘福全觉得自学效率太低,想报个英语培训班,但在打听之后,他灰心了:当地没有成人的英语班。
纠结一番之后,刘福全下定了决心,要和小学生们去当同学。
2016年7月,刘福全来到当地的一家英语培训学校报名。
让他没想到的是,他鼓足了勇气来报名,却被告知,学校不接收成人学员。
妻子劝他:“好好的非学英语干什么?真让你和小学生坐一个教室听课,你不嫌寒碜吗?”
妻子的话并没有打消刘福全想要学英语的念头。
几天后,刘福全在朋友聚会时喝了点酒,借着酒劲他再次来到英语学校要求报名。
接待他的还是他上次报名遇到的老师。老师苦口婆心地给刘福全做工作:“大伯,您这不是给我们出难题吗?我们这是中小学生英语辅导班,不接收成人的。”
第二次仍然无功而返。转过天来,刘福全又硬着头皮来到了英语学校。
这次,刘福全没去报名处,而是直接来到校长办公室。
他将自己多年来的心愿和两次报名经过说完之后,校长也被这位朴实的求学者感动了,破格招收这位五旬学生在小学生辅导班学习。
50多岁的“小学生”
50多岁的刘福全重新坐在了课堂里,坐在了一群小学生中间。
没有难为情,刘福全唯一的感觉就是要格外珍惜这次机会。
刘福全从A、B、C开始学起,背单词、记语法、练发音,这些对于已经50多岁的人来说并不轻松。
英语班每周上四节课,其他时间都要靠自学。
在饭店里要从早忙到晚,刘福全除了上课英语培训成人班哪个好,几乎没有坐下来专心学习的时候。他利用一切机会来练习,逛菜市场时说英语,择菜洗菜时说英语,招呼完客人也抽空看看英语书。
英文单词、短语背完就忘,怎么办?他就把写满单词和短语的纸贴在厨房里、客厅里、卧室里,所到之处只要看见就念上几遍。
每天,刘福全看着满案板的食材,一边清洗,一边大声说单词……
即便开始炒菜了,他嘴里也一直在念英语单词,并一遍遍纠正自己的发音。
“我厨艺好,说英语不耽误我炒菜。周围人看我一直在那儿嘟囔,都以为我不正常。”刘福全哈哈地笑着说,经常有人说他学英语“学魔怔”了,他毫不在意,“学任何一样本事,不达到痴迷的状态,你就学不好”。
在学英语的过程中,刘福全也闹了不少笑话。
生活中,他经常冲人用英语打招呼“早上好”,可抬头一看表,哪里是早上,已经是下午了。
虽说是班里年龄最大的学生,但刘福全的学习态度一直感染着孩子们。
英语班的老师张晶晶说:“刘福全不仅认真、执著,而且特别幽默,富有感染力,经常带领同学们晨读、默写、回答问题。孩子们深深地被这位好学上进的爷爷感动了,都更加努力地学习了。”
坐在几十个学生中间,和他们一起学习,刘福全并不会因此感到尴尬。他说:“刚开始,班里大多是十来岁的孩子,我每次去上课,孩子们都叫我爷爷。如今,5年过去了,我陪他们从小学升到了初中。现在,孩子们和我熟悉了,他们在我的称谓前加了俩字,我成了‘励志爷爷’!”
刘福全和他的外国朋友
与老外对话
刘福全寻找一切实战机会,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2015年,一位德国朋友开着房车去南方旅游,正巧在南大港附近下高速停留,进了刘福全的饭店,坐到大厅里准备吃饭。
正在后厨忙活的刘福全一看来了位外国朋友,眼前一亮,“我得好好跟他侃侃”。
刘福全马上迎上前去用英语打招呼。对方一看刘福全会说英语,立刻笑着点头。
刘福全拿出菜单,一边指着菜单,一边推荐菜品,沟通竟然很顺畅。后来经过交流,刘福全得知,这位德国朋友在吉林开了一家西餐店,娶了一位中国太太,还说自己有个中国名字叫“来福”。
这次会面给了刘福全与外国友人说英语的机会,也给了刘福全很大的自信。
他一有机会英语培训成人班哪个好,就与外国朋友说英语。
几年前,刘福全和朋友们去国外旅游,一路上他一直跟外国导游用英语交流。
有朋友拿他开玩笑说:“看你说得还挺带劲儿!你的发音标准吗,人家听得懂吗?”刘福全不以为意地说:“其他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敢说。”
还别说,那次去泰国旅游,有刘福全当翻译,朋友们避免了许多尴尬。
临进庙宇前,工作人员用英语说了句“请脱鞋”,一行人听了愣在那儿不明所以。“快脱鞋,不脱鞋不能进。”刘福全赶紧翻译说。
在饭店就餐,餐桌上没有筷子,刘福全就用英语向餐厅工作人员说筷子,对方不明白。于是,他一边说着英语,一边用手比划吃饭的动作,服务员立马取来了筷子。
就这样,同行的朋友们再也不取笑他了,转而投来崇拜的目光。
迎来德国朋友
让刘福全感到意外的是,他学习英语不但方便了旅游和接待外宾,还交到了外国朋友。
刘福全和来福相识后,两人经常通过微信和对方视频聊天。每次外出旅游,刘福全都会将一路的山水风光用英语介绍给来福。
来福也会指出刘福全发音中的错误,并向他讲述自己身边发生的趣事。
怕手机出故障,丢失聊天信息,刘福全专门找了一个笔记本将与来福的聊天记录抄写下来。
他说:“每次和来福聊天都相当于上了一堂生动的口语课,这对我来说更实用。”
闲暇时,刘福全会拿出笔记本一遍遍地翻看,琢磨英语口语和书面用语的不同。
几年来,刘福全把来福当成了自己的外国兄弟,多次邀请他到家中做客。
今年3月上旬,来福告诉刘福全,他要带着妻子去南大港看望刘福全。
得知这一消息,刘福全异常兴奋,开始准备迎接自己的好兄弟。
刘福全开始学习如何用英语介绍家乡湿地,他要在来福到来后,用英语介绍当地风物。
在每天的晨读之外,刘福全又增加了午读和晚读。
此外,他还把从网上查到的这些英语句子抄到小卡片上,装到口袋里,随时掏出来看几眼。
3月底,来福带着妻子来到了南大港,住在了刘福全家中。
刘福全带着来福到南大港湿地参观游览,并用流利的英语和来福交谈。
“等我到60岁的时候就从饭店退休,做个义务翻译员,给来家乡的外国朋友讲讲家乡的故事。”现在的刘福全,正梦想着将来“外宾导游”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