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建议:英语教育不宜“一棒子打死”
今年两会期间,有全国政协委员向媒体透露,随着智能翻译设备日益成熟英语教育专业,过多的资源投入使英语教育成果应用率偏低,因此建议,改革义务教育阶段英语的必修课地位。一时间,关于应否取消英语教育主科地位成为热议话题。就此,北京青年报记者对全国人大代表、西华师范大学化工学院党委书记苟兴龙进行了专访。
可考虑减少升学考试英语成绩的分值
北青报:您如何看待智能设备或将取代翻译职业的声音?
苟兴龙:人工智能翻译设备取代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我想这个功能的实现仍还需要一些条件支持,包括随身携带硬件设备等等,及时性、便利性还有所欠缺。另一方面,人和人之间的沟通,很多时候是有感情融入其中的,我相信人工智能设备能够做到“达意”,但“传情”或许还有所欠缺。
北青报:您如何看待理工科大学生需要阅读英语文献的呼声?
苟兴龙:理工类大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不仅要看中文文献,也要看外文文献,这是必需的。随着我国科研能力的提升,中外在研究成果方面互有擅长,并不是说阅读外国文献就代表着“外国月亮更圆”。
现阶段,很多中国作者将最新科研成果以英文论文的形式进行发表。当然如果要发表在外国期刊上,那么一定是用英文发表。除此之外,我国推行的很多优质期刊,目前也主要以英文作为载体,方便交流。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英文作为一个学术交流工具,对高校学生而言还是有必要的。如果中学阶段具备英语阅读基础,对大学阶段学习也无疑有好处。
北青报:那么总结下来,您并不支持取消英语主科地位?
苟兴龙:我个人觉得对于英语教育不能“一棍子打死”。目前全世界通用的语言仍然是英语,包括学术交流、日常沟通、文化交流等等。中国的学生学习英语,但是外国人学习中文的同样不在少数。
不过,从教学资源、家庭成本投入方面来看,目前很多孩子从学前就开始进行英语学习,这方面的投入确实不小。因此如果说按照相应的比例、权重,放缓、减弱中小学英语教学的强度,以及升学考试中英语成绩的分值,我个人认为是可以考虑的。
但如果真的这样施行,那么一定要考虑好设置过渡期,不能让正在按照既有高考政策学习、复习的学生产生心理恐慌。
“高考化学遇冷值得重视”
北青报:“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深化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对高考改革您有何建议?
苟兴龙:就高考改革试点情况来看,有些省市推出“3+1+2”高考模式。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打破了中学生文理科限制,给予学生依据兴趣选修、选考的自主性。但从我的执教领域来看,以往理综考试科目变更为选考科目,加之难度系数等具体原因,让化学或成为中学教育中里的“冷门”,值得商榷。
数学和物理、化学、生物都是基础科学,也是我国强基计划的重要载体,对我国创新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高考化学遇冷,将会直接影响化学类人才的培养质量,也会对生物、物理、材料、医学、环境、地球科学、食品等相关学科领域的人才培养产生不利影响。建议国家引起高度重视。
“教育经费投入应更多考虑地方院校”
北青报:您近两年都提出关注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可否展开谈谈?
苟兴龙:根据我对高校工作的了解,以及阅读一些权威报道和调研,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比较普遍,但没有引起足够重视。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久而久之一定会影响到教学质量、科研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源于多方面压力,其一是经济压力。一些年轻教师的收入低,难以赡养老人、养育小孩和偿还房贷。其二是教学科研压力。这方面在地方高校尤为明显,因为地方高校的平台和一线高校差距很大,在科研项目审批、成果转化方面有天然的劣势。同时,地方院校承担的扩招任务比较大、生师比高,教育教学压力也很大。其三是考核和职称晋升压力。
因此我建议:第一,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服务保障机制、心理危机干预和反馈机制;第二,教育经费投入和科研政策更多地向基础薄弱的地方院校倾斜,改善其办学条件,补齐其发展短板;第三,深入推进教育、科研评价改革,摒除“浮躁化、功利化和行政化”。让老师回归“教书育人”本分英语教育专业,发扬“十年磨一剑”精神,沉下心来开展原创性研究。文/本报记者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