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国如何练就一口流利的英语?
上个月放假回国的时候和两个医学院的同学聊天的时候恰好聊到了学习外语过程中的大脑工作方式,根据他们的说法,人的大脑中对于母语和外语有天然不同的处理区域。大概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小时候在中文的环境中长大,那么大脑会选择中文为母语并且把整个中文的语言体系储存在区域A,长大后再学英文就会被自动储存于区域B。然后我问道那从小在双语环境下长大的ABC语言系统会不会混乱,同学说不会,哪怕在数量上完全等量地给一个人灌输两种语言,大脑还是会选择一个为母语另一个为外语,无论这种选择是随机的,基因影响的还是环境影响的,大脑总有偏向。
根据这个理论,我们可以得出以下推论:
1. 当我们想描述一个事物,那区域A中的母语调用等级肯定是最高的,而当我们想使用外语时,就必然要先经过区域A,再到达区域B,所以效率才会大大下降(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说一句英文前,脑袋里要先过一遍中文)。
2. 我们平时使用中文的频率远远超越英文,就像程序A一直在桌面运行,而程序B却被最小化,随着操作增加,大脑的内存都分给A了,等你再想调用B的时候,要花好久才能启动就不足为奇了。
3. 我们的知识体系基本来自于母语,区域A的主导作用会越来越强。你听新闻,听到的是中文的“禽流感”,而不是“bird flu”;你学线性代数,学到的是中文的“矩阵”,而不是“”;你出去和朋友玩,说的是中文的“咱出去耍”,而不是“Let's hang out”。这种先入为主的知识体系,极大地压制了英语的语言体系在大脑中的建立。
综上,英语说不好,根本上讲是大脑对英语生理上的歧视,无论从调用等级,内存占有率和知识量积累的角度,母语都完爆英语,就如同一座大山,严严实实地把英语这座小山丘挡在后面,使你每次想说英语时,都要费尽心力翻山越岭。所以,要突破说英语的障碍,一定要从以上三点入手,你无法把中文这座山削矮,就只能让英语这座山长高。
好,给大家做完科普(道听途说+异想天开),下面我结合自身经验就英语学习谈一些干货。
1. 说是英语学习最好的方法。每次放假回家,都会有各种亲戚朋友来咨询如何让家里的小孩学好英语,我往往就一句话,把音标学扎实。学习英语一路来,备战中考,高考,四六级,雅思各种考试,身边的同学往往都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就是他们背单词的本子里基本都没有音标(他们真的不是牛逼到不用音标就会读,都是半天憋不出一句话的主)。背单词怎么能不注音标?!应试教育催生出的各种在学习上的功利主义导致了英语学习中这种畸形的学习方法实在是贻害无穷,甚至一些老师都认为,考试不考口语,所以口语不重要。很多人认为掌握一个单词,就是一个字母不错地把它拼出来,然而事实上这恰恰是最不重要的!拼写不好顶多是作文扣点分,而重中之重是你听听力的时候能听懂,做阅读的时候能认识就OK了,一味追求每个字母的准确性非常的愚蠢低效。哪怕从学习效率上来讲,说一个单词花的力气也远远小于写出一个单词,声音对于大脑的刺激也强于视觉,而且发音好记,读着读着就顺口了,而拼写则是无意义无规律地机械记忆,无论怎么看,靠默写记单词都是最慢的方法。所以要强调音标的重要性,我可以肯定地说,靠发音拼写单词的人,一定比靠单纯记忆拼写单词的人准确率高。因为记忆是有缺陷的,机械记忆的字母排序出错概率高,而且无法修正,而靠发音记忆的单词,可以根据发音修正拼写。上大学接触来自全国各个地方的同学,鲜有音标精通者,更有偏远省份竟然上课不教音标,闻之大惊。我的理解,音标绝对是基础中的基础,如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都不学,你直接上微积分,岂不是笑话?大学时曾和一些英语好的同学一起玩一个游戏,其中一个人读出一个陌生单词的发音,另一个人来猜拼写,准确率基本在90%,旁边人看得啧啧称奇,我俩却相当不以为意。音标一定要学到这个程度,才能叫懂了。总而言之,记单词本质上是记发音,拼写只是发音记忆的结果而已,切不可因果倒置。
2. 培养说英语的优越感。这个是一定要有的!从初中到高中,从没有一个学科让我自信到敢豪言整个学校没有另一个中国人比我强,而这一点也被我历任英语老师所承认。我也曾是懵懂少年,在那个单纯的年纪认识了那个脑子不大好的李阳老师,也曾被《疯狂英语》所深深洗脑,幸好没有被他奇葩的三观所影响也没有养成自虐和打女人的习惯,但李阳老师(出于尊重)的确在我身上留下了一种非常宝贵的心态,那就是说出来我就觉得我牛逼,尤其是像我这种有强迫症的处女座,每个发音和语调都力求模仿地一点不差,我说得越标准,讲得越快,用词越高级,句式越复杂我就越觉得我身边做习题划重点的同学越傻逼。虽然这种心态不是很健康,但确实是我在英语知识积累上最原始的动力,就是我要比你们强,我要炫耀给你们看,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说给你们听,而且要说得快,说得标准,说得你们听不懂。但昨天说过的东西,明天就不能再说了,所以要不停地学好多新的知识。所以当我的同学还在被各种现在完成进行时折磨的时候,我早已开始大段大段地背埃米纳姆的歌词了。有了动力,兴趣自然就有了,有时我还蛮不理解为什么会有人讨厌英语,难道你们不是个个宅在家里看电影刷美剧吗?那你是如何忍受那些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用一种你听见就想吐的的语言说出来的呢?当男主潇洒自如地飙脏话的时候,你没有跟着说一遍的冲动吗?当下木先生在白宫里装逼的时候,你就不想眼神冷峻地也来一段至理名言吗?当奥巴马在电视辩论上信誓旦旦的时候,你不想竖起中指冲他大喊吗?当对于知识的渴望成为一种兴趣,一种可以拿出来炫耀的资本,那一切就水到渠成了。可以说,当前发达的网络是培养兴趣和查找资料的最佳环境啊,我当年学英语的时候可没这个条件,我都是听着《疯狂英语》的卡带买了三本李阳主编的《国际演讲家》的。
说到脏话,一个小插曲,脏话的确是学习一门语言的入门课程,当我的英国同事咧着嘴冲我喊了句“草泥马”的时候我为能在异国他乡听到如此熟悉的国骂而感到震惊,想来也没错,学一门外语,基本就是从三个步骤开始的:你好,谢谢,草泥马……这个年头,估计是个中国人就知道fuck you是什么意思了吧……
3. 向英语思维靠拢。回到前面所说的大脑的语言处理方式,可想而知,阻碍我们说一口流利英语的其中一个因素就是中文,我们听中文,说中文,写中文,于是脑袋里思考的那个声音都是中文的,所以要说英文出国前提高英语,基本就是把中文先想好,在脑袋里翻译一下,然后再说出来,时间都浪费在翻译上了。所以要提高说英文语速和准确率出国前提高英语,要么直接跳过区域A直接调取区域B的信息,要么提高翻译速度。其实哪怕我这样英文语速基本和中文语速差不多的人,我也是要经过翻译环节的,无论是我说得多快,我大脑中的那个声音,我组织句式的逻辑,还是中文的。有时候我和同事聊天聊得兴起说英语和机关枪一样快时,我都能同时在脑中用中文感叹我靠我说英语咋这么快呢!我想大多数人都无法摆脱这个模式。而可喜的是,不需要摆脱这个模式,我们要做的,只是向英语的思维方式靠拢。如果要把每句话都说成what's your name?和How are you ?这样不需要翻译的程度,那需要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实在是太多了,英语毕竟只是工具,况且我们作为中国人,说得话本来就比英文高级,没必要为了一个低一级的语言强行和大脑生理构造作斗争。提高大脑翻译速度,其实非常简单,当你想说我靠的时候,犹豫一下,说shit;当你想说为啥的时候,再犹豫一下,说why;当你想说董先生连任好不好啊的时候,犹豫一下,说Do you Mr Dong for re- as the of Hong Kong?说多了,自然就熟练了,然后看见外国人,你就不怕不怕啦。
总而言之,学习语言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首先要摒弃单纯靠机械记忆这种错误且低效的模式,然后要培养说英语的优越感和自信,加上生活中一些自发的练习,谁都可以说一口流利的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