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础学音标该学英式还是美式?
谢邀 @ving 。
时代进步了,学习音标,只有纸质词典,要通过音标来弄清楚生词读音的心酸体验已经不存在了,几乎人人都有智能手机了,收费的、免费的各种各样的电子词典各自选择,遇到生词用词典查“真人发音”,比音标要好用太多了。
可既然有如此好用的电子词典,为什么还要学习音标呢?
目的是为了感受、习惯下英语的发音。
很多英语老师讲完基本发音,着手就是与的区别,长元音跟短元音,book、good的发音,“oo”的发音难点。我认为这样不是最好的讲解方式,对于初学英语的人,需要学音标,是为了感受那些我们习惯讲普通话,现在换念英语,以前从未发过的那些音,可以错,关键是有的人连错的机会都没有,学习音标,让大家先敢张嘴,往后再改错。
我认为刚开始的时候,、,讲如何发“ti”、“ci”,要比讲“i”与“ea”的区别更有意义,习惯发的音,自然不能生硬就去总结“ti”的发音规则,会遇到,自然会慢慢区别,先敢读。
、、book、good,无论你发音错成什么样子,你起码能读出来的,你敢读,且能被人听懂。但“、”呢?初学英语的人,直接懵逼了,不是读错,而且完全不知道该怎么读。
所以事先学习下音标,对英语的发音,有一个最初感受,遇到此类的单词从零基础学英语音标,不是懵逼,而是对应能有一个印象,再发音的时候,起码有错得机会,否则只能是哑巴。这是初学者学习音标最大的意义。
我很喜欢一本书,Made Word Easy,作者有一个观点很有意思,我们每个人其实都具有学习词汇、掌握词汇的天赋,只是虽然年龄的增长,我们慢慢失去了这种天赋,然后通过一定的训练、方法,我们能自我觉醒,重新找回这种习得语言词汇的天赋。
、这样的单词,你让三年前的我去记,我直接哭给你看。
可现在,我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记住的,反正看一遍就不会忘记了,我是如何慢慢习惯“cho”,再习惯了“cial”,音跟形的紧密关系,习惯了发音,就习惯了听到即能写,自然拼读,是慢慢积累掌握的,我自然是看过一些自然拼读的教材,但真正慢慢使用,完全是单词听得多了,背得多了,就自然习得了这种意识。别觉得“”这样的单词就不重要,经常看见公益演讲,动不动就是直接拿“food 、 、 、 、 ”当短语的,学生都习惯,音慢慢习惯,拼写是自然而然掌握的。
所以回到问题,英音、美音,要学那个,先要认识,我认为只有英语到了一定水平,才能真正认识英音、美音。
我经常推荐的一部纪录片,The of ,就专门讲解了初到美洲的英国人,最开始在美洲讲英语的人,英语如何在美国发展起来,如何变成如今的美语,美语有什么特点,一集50分钟而已,却介绍了这样的文化,有意思。
这个问题被太多的人问过,试着分享下我的观点,我建议先学美语,因为它比英式英语发音更接近中国人讲普通话形成的习惯,比如日本人最怕的“r”发音,中国人天然有优势。
我大学的室友,有两个是东北的,东北话管拖把叫“墩布”,管洗发水叫“洗头膏”,管“指甲剪”叫指甲刀,这类名词的区别,美式跟英式一样,名词区别最容易掌握。
但东北话“你干哈啊”,如果你之前会说普通话,知道“你干啥啊”,学起来很快。如果你本来是讲日语的,你直接学“你干哈啊”,反而不如你先学“你干啥啊”,因为大部分人就是讲“你干啥啊”。等你学会了“你干啥啊”从零基础学英语音标,单纯因为个人兴趣喜欢“你干哈啊”这样的口语,再去学,磨刀不误砍柴工。
以上是我的观点,建议初学者学音标的话,就学KK音标(美式)得了,乃至学那个都行,反正都只是让嘴巴适合下讲英语而已,词汇量少、听力输入不够,没有专门的老师严苛教授,几乎不能一开始就掌握正确的发音,得随着词汇量的增长,逐步掌握、矫正错误的发音,是一个过程。至于所谓的音标符号,慢慢会习惯,不认识也不重要,关键是各个“发音”,先适应下极有好处。
我知道,一直有一类观点,学发音的时候不练到最正确,以后就永远改不过来了。我认为这个逻辑很可笑的,不信你们仔细想想你们初学英语讲话时的发音,跟你们学半年后的发音,改变过没,是否就始终保持学音标时那种夸张的发音。只有到了大量使用,每天说,这个阶段,错得次数太多了,就真成习惯了,难改。
如果你学完音标,发现自己还是不能读对单词,别气馁,继续多读就好了。
以上仅仅针对没老师自学的人,如果请了老师,请一定要尊重老师的观点,由老师指导的发音学习,效果自然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