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早期听习英语没有“又快又省又顺利”的办法,肯定需要极大量的时间、精力、财力、毅力的投入。投入都很大,但是“收获”各异,甚至会有“顾此失彼”、“因小失大”的情况。有的孩子开口说英语要慢一些,还有的孩子其汉语也要比同龄人慢一些。再比如,这些孩子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表现出大脑在两种语言之间转换的现象,其说话反应速度要略慢一些。家长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4、让孩子将来吃“英语口语饭”的家庭,要关注“早一点好”。否则,还不如把“黄金时段”用于强化“语文”、增强主体本领。
一、从生理看,早一点好
婴儿能够记住在母亲的子宫里听到的声音。母亲只要在怀孕期间同时使用双语,新生儿就普遍等同地偏好此双语。有记载,对五个月的胎儿开始胎教,结果,孩子出生后4个月就会讲话。
刚出生的婴儿的大脑就能分辨世界上全部约800个音素。儿童天生有一种语言“习得”的能力,只要有语言环境,小孩子可以同时获得多种语言思维,即习得多母语。
如果孩子在9个月以内接触两种语言信号,那么会在大脑生成两个语言区域,形成记忆和偏好,为双语思维做了生理准备。此后有可能听习成主次双母语。
12个月时,除非保持与第二种语言接触,否则,婴儿会对母语以外的其他语言的语音产生功能性的失聪。也就是说,12个月以后,虽然能够听到一种新
语言的语音,但是却再也不能改变听者的大脑了。此后开始学这种新外语,只有少数常用语能熟练到条件反射,多数语句听了需要经过转换,用汉语思维“理解”它,然后用汉语思维组织语句,再转换成外语回答。多数人学外语属于这种情况。
如果孩子一直保持与第二种语言“英语”的良好接触,12个月后孩子听到一串英语,立刻就浮现出相对应的“意思”,并且能以形成习惯的相应的动作或发声来回应,成为一种本能反应。随着孩子的成长,在孩子会说英语以后,他想要表达什么“意思”立刻就涌现出一串或几串语音,孩子择优说出来,就完了。
孩子是以整句话为最小单位来记忆的。复杂的句子,是以多串语音对应多条意思组合起来的。组合的规则不是大人教的,是蕴藏在“海量输入”所体现的语言习惯里。
语言首先是思维的工具,是一种思维意识、文化载体。例如英语组织一句话是把重要的放前边,修饰、补充、等细节内容放后边。汉语思维是先交代清楚时间、地点、环境,再说核心事件。
研究发现,到10岁以后,通过“听觉”学习(母语以外的)外语的能力以及语音模仿能力就会减弱,此后,听音、辨音的能力只保持不再提高了。大脑只允许熟悉的语音(包括语速)进入,屏蔽其他,像屏蔽噪音一样。所以晚学英语的中国学生,10岁前如果听得太少,此后只能主要依靠视觉学英文。也就是说,学生只能听懂原来熟悉的那几十、上百句英语话。对于听不懂的,多数人就纠结、懊恼,就听不进去了。
在“语音、语调”方面,年龄越小模仿优势越强;而长大后才开始学的,学成纯正的口音,概率就很小了。一项研究称,日本人两个英语音,发不好,但是十个月以内开始学英语的孩子能发好这两个音。小时候听习英语能学成地道的外国味。
研究证明,早期学习外语的孩子脑灰质密度明显增加,这就是对早学外语有益于孩子大脑和智力的发展这个命题的科学证据。
所有的研究数据都表明,会两门及以上语言,或是很小开始学第二语言的学生,各类标准化考试的成绩都比只会单一语言的对比组好。
二、从语言原理和儿童心理看,早一点好
婴幼儿对多语种不排斥。家人包括家教给孩子灌输英语就和灌输汉语一样,只要有语言环境,便于孩子揣摩语义,就不是负
担。只要人们对孩子形成温暖的人际关系,那么孩子总是处于“好心情”,边玩边听英语,听习时间长了,听得多了,就听懂了,会说了。学生上课学英语,是自主行为,需要有内在动力和外力驱使,需要长期刻苦付出才有可能学得。
早学英语,大人对孩子灌输量大,重复多,习惯成自然;一串语音,在某场景时,对应某些意思。这个过程不涉及字母、单词、语法、规则和汉语,“语法、规则”已经藏在习惯里头了。孩子始终是轻松愉快的。
小孩对听不懂的语音不烦躁,继续听,结合情景猜测说话人的意思,习惯于含义模糊。能把语音中的生、熟音区别开,来理解这句话的大意。而且会把“新的音”记下来,留待以后再听到时,结合场景进行对比,几次以后就明白了它的意思。而大孩子已经习惯于弄清含义,听英语稍有不懂就烦了,就兴趣转移了。
2岁前的孩子不会拒绝大人施予的各种严厉方式,孩子大约在两岁之后就会有自己的意志。所以2岁前请人来说英语,只要是玩中说、生活中说,孩子不会抵制英语。孩子大了,上课学英语,是孩子根据自我感受,决定对策,所以有的认真学,有的捣乱。
如果大人想给小孩子营造说英语的小环境,早一点好。只有学前儿童有时间、有兴致、不害羞、不怕说错,互相不戒备不怕丢丑,能聚到一起边玩边说英语。上学以后,大多数学生都不愿意在公众场合说英语。年龄越大越害羞,总想着等词汇量足够大了,语序、语调都练好了再与人交流。
总之,从小“听习”英语和说英语是高效的学英语途径。
三、从记忆看,早一点好
谁都乐于记音乐、歌谣、绘本、故事、场景、事件及其所伴随的语言,早听习英语的恰巧就是把语音与上述事物“捆绑”在一起“刻录”到大脑里的。谁都难于记忆文字、符号、规则,而学校英语所面对的正是这些东西。
记忆压倒遗忘,语言的积累才可能。早学英语听力好,坐车、走路、吃饭等都能听进去,都能玩中复习、生活中复习。如果还能大量听英语故事和听看英语书,很快,词汇量1500以上。就具备了用简单基础英语口语去学习更多英语的能力,也就是可以开始与说英语的人交流了。
四、从语言交往和使用看,早一点好
早学英语是“听习”。开始一年必须是真人的自然交流(包括肢体
、表情),而不是听、看教材或讲课。等到孩子能听英语了,可以播放英语音像了;等到孩子会说了,要设法加大交往和使用的比重。
幼儿对英语交往很感兴趣,不怕说错,爱说话,也爱听说话。例如,大人之间说英语,他会特别专心地聆听,总有插话的欲望。如果有其他孩子说英语,他会特别兴奋,学得又快又好。没有交流的学英语,肯定是低效率的。
如果还能大量听英语故事,很快,就具备了用简单基础英语口语去学习更多英语的能力,也就是可以开始与说英语的人交流了。可以通过网络找到合适的语伴。至少,要有一位会说英语的人,坚持跟孩子用英语进行沟通互动。
另外,从听习英语促成英语思维的角度讲,要避免汉语的干扰,要晚学“汉语版的英文教科书”;但是如果孩子没有口语交流的环境,就只能早点儿自学英文,早点儿开始英文阅读。只有阅读能补偿“交往和使用”不足所导致的语言功能退化。
五、从时间和效率看,早一点好
持续听英语的儿童英语敏感期延长到1岁半以后,极其珍贵。因为任何语言的习得都需要有足够大的语言输入量。集中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听够了这个“量”,就能听懂,就算“入门”了。
3岁前孩子听习英语的效率是最高的,“时间”是一生当中最容易挤出来的,场合是随时随地的,所以,是最容易学成的,至少能成为“特长”。小孩从进幼儿园开始,就“身不由己”了。孩子就再也抽不出以前那么多“时间”去浸入英语环境了。于是学英语如蜻蜓点水,学了忘、忘了学,变成了学生的沉重负担。
六、早学口语,才有利于早学英文、早阅读
本来,过早学英文会干扰和排挤口语的听习和交流,但是,中国孩子学英语的通病是“兴致勃勃地学,畏畏缩缩地用”。越长大越不好意思“用”。只学不用,兴趣必然低落,所以,过晚阅读有可能会产生“应用空挡”。
最可行的办法就是早学英文、早阅读,通过阅读补偿“交往和使用”不足所导致的问题。也就是通过“听、读、写”补偿“说”的欠缺。